写写 | Blogue

厚积薄发——记陈萨北京独奏会

July 9, 2011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 31/2, “Tempest” 暴风雨
Liszt: Au lac de Wallenstadt 在瓦伦城湖上,选自旅游岁月第一集“瑞士游记”
Liszt: Ballade No. 2 in B Minor, S.171 R.16 第二叙事曲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黎明
Liszt: Les cloches de Geneve 日内瓦的钟声,选自旅游岁月第一集“瑞士游记”
Liszt: Hungarian Rhapsody in C Sharp Minor, S.224/12 R.106/12 匈牙利狂想曲12号

这大约是时隔一年之后再一次步入陈萨的独奏会,去年的舒曼仍然历历在“耳”,今年又迎来了李斯特诞辰200年的特别节目。上下半场的节目颇为对称,都是以贝多芬起头,李斯特结尾。我暗自揣度,之所以没有上半场贝多芬,下半场李斯特的原因大概是上台总需要一些压惊的技巧适中的曲子。

表演在大剧院的音乐厅,我提前半个小时就入场坐定,台上正有调琴师在调琴,台下架着两台摄像机,还有主持人一样的人对着镜头给想象中的观众解释调琴的原因,看样子是有直播或至少将来会录播。我觉得这样很好,总觉得陈萨在中国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和她的实力其实不大相称。七点三十分的时候,舞台的聚光灯准时点起,陈萨穿着一身V领的水蓝色长裙出场,青丝利索地固定在头上,笑意盈盈,看起来很是自然成熟,像观众点头致意后就开始了第一首曲子,贝多芬的暴风雨。

关于《暴风雨》为什么被唤做《暴风雨》,据传有人问贝多芬这首曲子的意思,作曲家说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段插曲是小时候我的老师在我弹琴的时候讲的,于是我特地从书架上的莎士比亚全集里找到了该剧,读了一遍,成了我读的莎士比亚的第一部作品。后来遇到其他弹琴的同学,聊起来也是先看了《暴风雨》,不禁觉得有些默契,好像是芝麻开门那种暗号。其实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不仅是音乐,《暴风雨》中丰富的想象,影响了很多那个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主题。另外小时候还非常好笑地觉得既然这首曲子是根据《暴风雨》写的,那就应该一幕对着一个乐章,曲子和戏剧一样随时间进展,但怎么试,都无法把剧情和曲子一一对应,尤其奏鸣曲的再现,因为剧情里又没有再现这种东西。当然这些都是小时候的胡思乱想,和正题无关。

说实话,也许是第一首曲子的原因,我并不是很喜欢陈萨这次的演绎,最不敢苟同的地方就是连断的处理,过于拖泥带水。举个例子,第一乐章21小节处,左手旋律中的跳音就完全踩在踏板里面,有一些混乱。另外还有69小节,呈示部尾声的部分,左手低音也有些脏,不过也可能是故意的处理方法。第三乐章的时候最明显,小乐句提手的地方都在踏板里,就没有了那种欲语还休的意思,不是很干净,而且有些旋律进展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节奏上的波动,当然最后都稳住了,整首曲子的节奏很中规中矩,不觉得特别慢或是特别快。这些是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之前一次报告也提过,陈萨的抒情部分则非常可人,这次也是如此。比如曲子在第一乐章再现部的地方,那些Largo的歌唱性的右手部分则处理得非常漂亮,有雾非雾的童话中的感觉,第二乐章则是在绵延的旋律中藏着隐隐的躁动,当然我也不得不赞叹贝多芬奏鸣曲的完整性,乐章之间各有呼应。

连带着我就干脆把下半场的开场曲《黎明》说了吧。本来听《暴风雨》以后对《黎明》也就并没有多大期待了,但《黎明》却是表演得非常精彩,我听的是乐不思蜀。第一乐章的呈示部没有反复,有点小遗憾,本美滋滋地觉得还能再听一遍。发展部的一串琶音,从113小节开始音响浑厚得很,层层逼近,转到再现的时候又轻得灵巧,整个乐章张弛有度,对比效果令人满意。第二乐章同样展现了扎实的连断对比,旋律线也分明透亮。第三乐章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说到喜欢的乐章,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各种第一乐章,那时候有《悲怆》《月光》,大一些以后开始喜欢各种第三乐章。因为我现在依然如此,我只是个人推测,随着音乐鉴赏能力的加深,也许总有一天我会开始喜欢各种第二乐章吧。虽然曲子中极偶尔的情况感觉左右手乱了一下,但总体来说趋于完美,通常我觉得哪里弹得令人赞叹我就会在谱子上打钩,回来发现第三乐章有很多钩。另外稍有遗憾的,或者说每次音乐会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第一乐章结束有人鼓掌。我真是讨厌那些钢琴家手一放下来就鼓掌的人,有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即使真的是一曲终了,但钢琴家明显还没有结束绕梁余音,就被突兀地打断了。

两首贝多芬说完,终于要开始说李斯特了,首先声明的是,作为一个手小到够八度都吃力的人来说,我对于可以伸着八度在琴上一通敲的人都有崇拜、羡慕和嫉妒的复杂感觉。而李斯特的曲子呢,对我来说也一直没什么共鸣,也许主要原因就是自己能弹的有限。但我真的觉得理解能力有限,觉得李斯特的东西真是听起来不过瘾,当然时不时也会有些很好听的旋律好像从一团乱七八糟的毛线里冒出来,但平均来看不让我着迷。往往听完李斯特的一首曲子,感觉就是“啊,完了”。话虽如此,倒是觉得他的一套游记可以拿来当旅游指南了。《在瓦伦城湖上》就是,一直是水波的声音,响一响,然后就完了。《第二叙事曲》我听着也是,就是在一块脏脏的底色上面偶尔出来些旋律,也不知道这些旋律是真的很好听,还是因为有对比显得很好听。总体来说,四首曲子好听程度最高的,应该是12号匈牙利狂想曲了。我泛泛地说一些陈萨比较优秀的方面。首先就是旋律的完整性,不管是要多么左右手配合,有多少音要去分神,陈萨弹琴旋律总是连贯的,这样乐句听起来整体感就很强。另外需要跳跃和活泼的地方,她的处理也富有趣味,欢快灵巧,令人毫不担心手下技巧。最后这次最强的感觉就是陈萨的渐强,厚积薄发,由弱至强,循序渐进,源源不绝,那番大气磅礡,完全感觉不出是个女孩儿坐在琴边。每次有这种渐强的旋律推进,我都会喟叹一番,真是浑厚。

加演曲目和去年一样,仍然是《献词》,但意料之外的是请来了李晶晶来唱,陈萨只是伴奏。李晶晶向观众讲述了《献词》的大意,是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对方,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女声回荡在大厅里,感情比起纯钢琴版更加充沛,不觉热泪盈眶。之后陈萨再次谢幕,走下台一半的时候突然手扶上嘴角,稍作沉思,转身又给大家加演了《叹息》。

我忍了这么久,终于要来说一说演出地点了。首先周五的一号线太疯狂了,人山人海,我到了西单转车,看到有一边写着天安门西就过去坐车,上了车才发现对面也写着天安门西,于是悲剧地坐反了。另外下班去大剧院的路上买了点水果,结果放在包里去存的时候不让存,服务小姐拧着眉毛,带着很不屑的口吻说不行,后来找到经理,经理过来才让通融一下,当然取包的时候再次经历了那位小姐的白眼。其实存包不让放食品真是很没道理的事情,经理解释的什么中毒之类的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就算有毒,又不是工作人员吃;就算观众中毒,食品上没有你工作人员的指纹也和你无关啊。接下来路上还有人卖节目单,10元一本,这在香港都是免费的,虽然上面会有一些比如斯坦威的广告,但这是双赢的局面。我们当然也有免费的成绩单,简陋的一张纸,除了曲目名称其他都是纯中文。最最要命的是,音乐厅的椅子行距太窄了!作为一个膝盖有旧伤的人,我到后来只能麻烦旁边的人挪一位,斜着坐才把腿稍微伸开点,而母亲下半场也一直揉着膝盖。两个女人尚且如此,坐在我后面的老外更辛苦,腿要分得很开才能放下。我就奇怪,为什么椅背后面从上到下架着整整一面木板,你让人可以把脚伸在前面椅子下面也好过现在这样啊,简直是太痛苦了。

除了这些小小的不适,这次音乐会还是让人颇为满意的,希望陈萨越走越好。另外看节目单上说陈萨秋天会出格里格和拉二协奏曲的唱片,我也非常期待。

You Might Also Like

  • Ian Falland July 16, 2011 at 9:11 pm

    大剧院音乐厅的设计基本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