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 | Blogue

月下、美人、肖邦

November 3, 2016

Michael Tilson Thomas: Agnegram
Chopin: Piano Concerto #2 In F Minor, Op. 21
Chopin: Waltz #7 In C Sharp Minor, Op. 64/2 (Encore)
Bruckner: Symphony No. 7 In E major, WAB 107
MTT conducting San Francisco Symphony, Yuja Wang Piano

想一想,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乐评了,主要是没有碰到什么让我想动笔的音乐会。王羽佳算是同龄人,我还是小学在考级那会儿就在报纸上见过她,在我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母亲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基本没有,但王羽佳算一个。再后来,我开始关注古典音乐会的现状,发现她赴美留学,已然出道。中国的钢琴家出道无非两种,一种靠比赛拿奖开始混迹表演的圈子,一种是传统的靠给大咖替补最终上位的,郎朗和王羽佳皆属于后一种,其实多接触一些白人统治的圈子就会有体会,用他们的传统方式上位和他们直接进行幕后的竞争是很艰难的。所以这两位到底是音乐学院出身外加Curtis深造,造就了他们不容置疑的实力,总之,听他们弹琴,我是很放心的。

王羽佳出道以来,录音和音乐会选曲一直偏向于前苏联的音乐家们,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拉赫马尼诺夫,似乎一直用力过猛,无时无刻不以一种很有竞争心态的亚裔女性形象存在,仿佛在说,技术我有,力气我也有。以前也听过她的音乐会,感觉亦是如此,虽说听起来酣畅淋漓,但到底不过是个爽字。当然这些可能是公司的包装方向,毕竟国外比较喜欢这种风格。今天大概是我第一次听她弹肖邦吧,不得不说,还是很有惊喜。

肖邦第二协奏曲实际写成于第一协奏曲之前。我还记得这首曲子第一次给我留下印象,是在某一次驾车旅行的路上,迷迷糊糊间听到交响部分强有力的一串符点,惊醒过来觉得异常好听,结果至今我每每听第一乐章,都是翘首以盼这段乐句。但是不得不说,旧金山交响乐团的伴奏实在差强人意。如果连上下半场的布鲁克纳一起说,该乐团的整体实力其实不错,但强硬容易温柔难,慢速轻音更见功力,乐团的不足在肖邦这里无所遁形。曲子的开端并非直接强音,旋律也是柔美交错,但交响部分弹奏起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干瘦的姑娘,走不快,还略微僵硬,颇放不开。强弱的对比,节奏的对比,肖邦特色的那种悠扬,完全没有。所以我等来等去的那一段其实完成得并不好,没有柔美随意做对比,干脆的部分也就出不来了。

但和乐队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羽佳的钢琴部分。如果说乐队是干瘦笨拙的小孩儿,钢琴部分就是一个举手投足间优雅柔美的女人,表现出来的成熟度和掌控感令人欣喜。记得有一次周广仁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她曾经开车的时候听到一段曲子,并没有想起什么,但那种直击心灵的纯粹的美让她流下泪来。我在今晚的钢琴部分也有同样的感觉,柔和飘逸但根基沉稳的琶音处理让我留意到以前忽略的纯粹的和声美。我以前总是沉醉在第一协奏曲的音色中,今天赫然发现原来第二协奏曲也可以有同样的美好仔细的音色处理,实在是大大增加了我对这首曲子的评分。

这种柔和的感觉在加演的7号圆舞曲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毕竟是我弹过的第一首圆舞曲,各种曲折各式处理都烂熟于心,但王羽佳实在超出了我内心对这首曲子的期盼:更加明显的Rubato节奏对比,梦幻得仿佛盖了层纱的高音部分,略微绵长的尾音像抬手的一缕青烟。这种氤氲的乐感和当时听Kissin对三度练习曲的处理颇为相似,于是明明是带有人间沙龙气息的一首圆舞曲忽地变成了一弯新月下精灵的舞曲。听完我心里很痒,也想去这样弹弹看。

至于布鲁克纳,第三乐章真是直白地好听,其他乐章剧情太复杂,我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编故事,也算不亦乐乎。不管怎么说,有了王羽佳带来的惊喜,这场音乐会便是超值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