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 | Blogue

笑与泪的庆典

September 29, 2012

Conrad Tao: Pangu
Chen/He: 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Jaap van Zweden, conductor
Ning Feng, violin
HKPhil

昨天是港乐欢迎新指挥Jaap的典礼,亦是借了国庆的人气,所以音乐会前又是典礼又是录影,好不热闹。音乐会开始前,借着国庆的主题,奏国歌,不觉又回忆起过去来,自从高中毕业,这应该是第一次现场听到国歌吧,何况又是现场演奏版,感动自然是有一些。

即使港乐换了指挥和第一小提琴,改了英文缩写,但照例为了配合香港爱迟到的观众们,第一首永远是打酱油的路人甲,不是某个冷门序曲就是什么什么的世界首演,比如这一首,号称叫做《盘古》,有点原始主义,有点表现主义,tonal中夹着atonal,在一片响亮的混乱中抻够了时间。不再废笔墨。

此次是我第一次完整听《梁祝》,自然也是第一次现场听,但《梁祝》确实是所有人都熟悉,即便是拒绝把黄河作为母亲河的香港人,倒把越剧衍生出来的《梁祝》当成民族归属感的东西。没准《化蝶》变成国歌倒是不错的选择,悲壮有,反抗也有,浪漫主义情怀更不少,比现在这个进行曲丰富得多。我第一次听《梁祝》是在幼儿园,那个时候六一演出,老师排了《梁祝》的舞蹈,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有三个节目,但最喜欢这一个,从来没有听过那么好听的旋律,而且衣服也漂亮,手里还捧着花,自然是美滋滋的。昨晚听《梁祝》的时候,我甚至能回忆起那些舞蹈动作,或许乐感的培养除了靠听觉以外,唱歌跳舞也是不错的方式,毕竟小时候那段《梁祝》是第一次具化一首乐曲。在说宁峰的琴技之前,先翻出小时候的视频截图一张,说着《梁祝》,谁不开始慢慢回忆呢?

其实我很少听小提琴的东西,毕竟也不是自己本家,但宁峰的表现力仍然让我赞叹。帕格尼尼大赛的第一名,技巧自不必说,一切都游刃有余,妙的在于表现,强弱的音色对比,反复出现的旋律,次次不同,高昂的,低沉的,因为哭泣而断续的,难以枚举。而rubato亦是非常好,旋律抻得丰满,句句落在心弦上,听得人无比难过,忍着眼泪,觉得脑袋都紧绷着。宁峰的台风也很不错,我的票买得晚,所以离得远,看不清脸,也无从得知会不会有郎朗似的表情,但身体的音乐性很不错,站得却很稳,感觉非常谦逊而专注。小提琴家的台风比起钢琴家自然潇洒得多。宁峰的加演曲目是舒伯特的《魔王》,第一次听到小提琴的版本,完全震惊了。这真是我第一次能感受到小提琴作为一个比较单薄的乐器还能产生如此旁礡而立体的音响效果,全然不觉捉襟见肘,主旋律与伴奏之间清清楚楚,仿佛用的不只是一把小提琴,可见宁峰技艺之高。第二首也是个改编曲,没有听过,也没有听清他自己的报幕,就不再讲。总之觉得这个年轻人技巧高超,表现力强,给人感觉却比较内敛,未来应该会很好,不愧是梅纽因的最后一封推荐信的主角。若是你们在这,恐怕还能讲出更多来。

下半场是贝七,非常符合国庆的气氛,让大家难过一把之后再提起精神过节。了解贝七的背景的话,会觉得这是首特别坚强的曲子,当然贝多芬的哪首不是呢?当年首演的时候,贝多芬耳朵已经不大行了,指挥常常和乐队不一致,自己觉得到了高潮地方手舞足蹈起来,但实际上音乐还没有走高,于是颇为尴尬,而这首没有特别慢板的曲子也在当时被批评家们所诟病。即使是这样,贝七仍然是那么的向上,透着好多没说的话。瓦格纳最爱第四乐章,甚至让李斯特在钢琴上弹给他,自己尽情跳舞,这倒是出乎意料的我和他意见一致的时候。贝多芬总是这样,你觉得这个乐章已经到头了,但下个乐章仍然会让你惊叹,你又觉得这是极限了,却还有尾声嘲笑你的无知。我其实一直担心按照港乐以前的水平,第四乐章恐怕会很混乱,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在新指挥的带领下,弦乐的一致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首席圆号是从Jaap的就团Dallas借来的,因此港乐最薄弱的铜管部分也发挥得非常出色,于是第四乐章就在一种让人合不拢嘴的气氛中,干脆流畅地结束。

如此水准,倒真是会期待港乐的其他曲目了。希望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能一直烧下去。

You Might Also Like